2017年12月23日下午,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景林报告厅举办了“武汉大学2018年MBA新年年会暨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发展论坛”,参会嘉宾有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副局长王丽萍、烽火科技集团CFO烽火科技创新谷董事长夏存海和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燕萍教授、武汉大学MBA教育中心执行主任严若森教授、武汉大学MBA教育中心副主任卫武教授。除了以上领导之外,本次活动还特地邀请了诸多来自政府、高校、创投类孵化器企业以及创业公司法人等各领域的嘉宾。
武汉,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地处中国地理棋盘上的天元之位,从四大名镇到东方芝加哥,从汉阳造到武汉智造,创新已成为这座城市的血脉禀赋,书写着每天不一样的精彩。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予以推动以来,武汉又是如何践行的呢?让我们通过今天的论坛揭开谜底。
首先,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局副局长王丽萍致辞,她为本次活动做了提纲挈领的开场。
接着,由烽火科技集团CFO、烽火科技创新谷董事长夏存海发表了以“构建生态创新体系 促进转型升级发展”为主题的双创演讲。夏总的主题演讲分为创新体系理论探索、生态型-创新孵化体系实践、生态型-创业投资体系实践等部分。
夏总在演讲中表明,传统创新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新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超额利润”,创新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创新是对企业产品、工艺、市场和组织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变革,创新离不开市场,技术创新成功的唯一标志是产品或服务能够在市场实现其价值,获得商业利润。在理论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也包括中国纷纷探索“双创”这条路,经过一些年的实践,各国成果显著。在烽火创新谷的实践过程中,生态型-创新孵化体系实践和生态型-创业投资体系实践这两个模式的实践市场反响热烈,夏总就这两个模式进行详细的阐述。
生态型-创新孵化体系实践:烽火创新谷通过搭建产业生态的方式,将政府、龙头企业、高校“三主体”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投融资平台、创客中心,通过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运营方式,有效整合“双创五要素”,最终实现人才集聚、资本集聚和产业集聚“三集聚”的双创业态。该种实践下烽火创新谷经济成果显著,入驻企业54家,园区拥有81个孵化团队,入园企业共获得近3亿元投资,入园企业中2家上青创板,聚集了23家投资机构,园区企业总产值超8.3亿元。
生态型-创业投资体系实践:将生态型双创集群与生态型投资体系进行匹配构建产业导向的创业投资平台,打通产业、技术和资本的循环。
讲座的最后夏总做了讲话小结并对双创实践提出四大建议:1)引导社会资本关注早期投资,解决社会资本对早期项目的风险厌恶造成的项目融资难问题,注重天使和VC投资;2)大型国企和央企作为资源比例极高占有者,应做到创新引领,可通过激发存量带动增量,使得创新创业方向更明确,风险更低,成功率更高;3)政府为双创活动提供安全边界,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引导龙头企业、高校参与双创活动;4)高校及科研院所为双创提供智力支撑保障,从外围创新向基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高校院所要发挥双创人才输送、智力支持等支撑作用。
主题演讲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随后,两大双创圆桌论坛在珞珈创谷商务总监殷玮的主持下开场。第一场论坛的主题是“基于众创空间的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体系构建”,参与该论坛的嘉宾有:武汉市科技局发展计划处处长彭华魁、武昌区科产局总经济师邱耘、武汉大学科发院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谷岩松、珞珈创谷联合创始人CEO漆勇、风启蒲公英CEO陈磊明。
同学们都还意犹未尽,紧接着第二场论坛开始了,主题是“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与模式对创新创业的影响”。到场的嘉宾有:武汉润易尚光电科技法定代表人钱俊、武汉天外来客创新科技CEO李锐、武汉贤小生科技创始人兼CEO吴敏、意念云创始人崔琪、空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黄维和汉唐盛美创始人高刚。
两场论坛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同学们纷纷表示干货十足,收获巨大。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合伙江城、共享未来,我们正朝着现代化大武汉、国际化大武汉、生态化大武汉阔步前行。(通讯员:袁浩 2017级14班/陈璐 2017级国际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