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
English Version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方式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最新动态 > 文章详情
英伦体验
时间:2009-09-17 00:00    点击数:

武汉大学MBA 2007级全日制班 丁敏玉

2009年元月至2009年7月,我参加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首批“武汉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MBA国际交流学习项目”。走出国门,在英伦为期半年的学习和交流,使我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交流了文化和经验,让我在MBA课程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独立、系统的思维方式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并通过在异国他乡的学习和生活,使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与各阶层英国朋友的广泛交流,对英国的MBA教育、环境、文化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感性、直观的了解和体验,在我的心灵深处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为我放眼看世界展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英伦蓝天下独立、自由翱翔的短暂经历,使我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使我飞得更高,望得更远。

我为自己感到庆幸,我体验、参与了这难得的英伦之行。我真诚地感谢我的母校——武汉大学,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使我在人生道路上向前跨越了大大的一步。

回顾在英伦的学习、实践和生活,感慨万分,下面我将此次英伦之行的体验、感悟与思考向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领导、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赴英学习的概况:

我们这个团队,是经过英国曼城大商学院(MMUBBS)教授的面试后,取得了到曼城大学习的学生签证的,一共七人,于2009年1月成行。

元月十一日,我们从北京国际机场出发,经德国法兰克福转机安全抵达了英国的第三大城市、享有“工业革命故乡”之称的曼彻斯特市,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学习生活。

(一) 课程学习

根据武大和曼城大的交流学习协议,MMU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学期(3个多月)共60个学分的MBA课程,按照课程的不同分别插入脱产班和在职班学习,前8周我们在“国际班”(即各国留学生组成的班)学习英语语言课程,并参加一些参观活动。比如:参观市中心和workshop等等,(遗憾的是,由于5月份“猪流感”的原因,我们有些活动计划被取消了,如:参观一个糕点生产基地等)。

整个学期,课程安排得比较紧,基本上是每天都有课,有时一天连着上三门课程,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中午休息的时间也很短,让人感觉有些难以消化吸收。由于我们还必须经历一个语言和生活方面的适应期,所以各方面压力非常大,这个学期我们都很辛苦,当然,对我们的意志品质也是一次极大的磨练。

这个学期必修课程一共有五门:运营管理(Operation Management),客户价值管理(Manage Customer Value),战略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 In A International Context),金融和财务管理(Financial and Management),国际学生英语语言课程(Academic Reading, grammer, Academic Writing, Academic note taking)。选修课按照个人的志愿有多门课程可供选择,我们大部分同学选择的是财务管理与控制(Account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只有两个同学选的修了项目管理,企业财务公报课程等。

所有这些课程的授课形式基本上和国内MBA教学形式一样,都是以老师面授的形式进行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只是感觉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一些,分析案例,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当场评论都非常热烈,有时课堂上老师插入一些设计好的小游戏和播放教学案例视频,使学习过程轻松愉快。课后完成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非常强调独立思考。每门课程的的考核方式也比较灵活,按照不同的课程要求,分为现场小组展示、写论文、笔试等几种形式。学员个人的成绩按照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综合计分。这些考核方式从易到难,也可以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消化知识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MBA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研究都非常结合实际,例如:运营课程要求我们做“关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方案”的案例分析,整个课程的理论学习都针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大家思考。为此,我们还专程到伦敦进行了亲历调查。

(二) 实习体验

学期末,MMU根据我们一行7人所获得签证的时限,考虑每个人的专业特长以及工作经历为我们专门提供了为期4至6周的实习机会。我们的实习过程由一位高级顾问负责跟踪与协调。

曼城大MBA的项目负责人与我们本次交流项目的协调人协商,对我们的实习做了周到的安排。他们组织我们参加了用人方的面试和洽谈。我和另外两名同学选择了参加实习的这个特别体验。其余四名同学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了按原计划的时间返还,于5月初回国。

我选择了自己所熟悉的领域,顺利地留在了UNIAC进行为期六周的实习体验,参与了一个HR咨询项目全过程的调研和咨询。有一名同学参加了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实习,另一个成为我的搭挡选择了UNIAC,参加了另一个Marketing Strategy咨询项目研究。

在本次实习中,我接触了许多外国朋友,了解了英国开展HR咨询项目全过程。基于员工调查的资料数据分析,结合员工访谈和公司制度、流程,在Training and Development和Non-pay Benefits两个方面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得到了UNIAC负责人的高度赞赏,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三)生活体验

在这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体验了一种别样的国际大家庭生活。我一直住在MMU安排的国际学生公寓Cavendish hall of residence,在市中心附近,交通和生活都很便利。这个学生公寓是MMU艺术学院的宿舍楼,一共有六层,有很多是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有来自英国本土和世界各地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每层楼有四个单元,约40多个房间,我们每人住一个房间,都有独立的书柜、衣橱、洗手台,每个单元都按大约十人设置一个公用厨房、洗手间和浴室。我们7个人被分散安排在不同的楼层里,有的和研究生为邻,有的在以本科生为主的楼层,这样的安排使频繁的窜门和互通内线电话也成为了一种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共享厨房,非常有特色,西式的炉具与灶具,设施便利,场地宽敞。在这里我们和外国朋友一起烹饪和共享中西方美食,交流感情,结交朋友,尽情娱乐。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的到来,无疑使整个厨房充满了诱人的香味,受人欢迎,而西方的美食文化及他们那别出心裁的各种派对,前卫而疯狂的装扮也给我们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让人难以忘怀。我们都爱这里的共享厨房,它是除了寝室以外活动最多的场所。总之,这里成了文化融合和碰撞的大舞台。

学习的同时,我们劳逸结合,三五成群的结伴旅行。我们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参观和游览了一些英国的名胜景点,比如:伦敦、约克、湖区、苏格兰高地、爱丁堡、普斯茅斯、利物浦,参观了世界闻名的曼彻斯特足球俱乐部、教堂、建筑、博物馆、艺术馆、渡假村、古堡、达芬奇画展,还在西方特有的青年旅馆里小憩,令人难忘的B and B的英式早餐……我们把游玩作为紧张学习的缓释剂,尽情的体验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风土人情。

二、主要收获:

(一)语言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勿庸置疑,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次英伦之行的主要收获之一就是英语交流能力得到提高。我们七个同学最终都获得了MMU颁发的国际学生语言专项证书。

虽然我们七个人都有国家英语六级的证书,又是经过MMU面试筛选出来的,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具备用英语与人交流的基本能力。但是,到了英国还是非常不适应,觉得这里的人无论是老师、同学还是市民,说话都非常快,有口音,跟在国内讲英语完全不同。我们连生活用语都感觉非常的匮乏,在麦当劳点餐,语言交流都非常困难,更谈不上用英文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辩论了。做笔记,写作的问题更大,在国内我们基本上没有用英文写作的习惯和压力,所以刚开始写一封长一点的英文邮件都是一件非常耗时的事,而在学习中,老师要求我们和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同学一样,用英文完成2000-3000字的论文写作,要求我们在考试的时间内闭卷用英文回答3-4页纸(A4)的论述题等等。这在短时间里,要我们达到这样的要求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和考验。

困扰、惧怕、退却都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面对困难,勇敢地迎接挑战。我们有意多与英国朋友接触、交流;多写多练;认真上好每一堂课等,使我们的英语水平逐步得到提高,自信心也渐渐增强。

给予我们很大帮助的还有语言课程的学习。语法、阅读、笔记、写作分阶段进行。语言老师面对我们这样的非英语母语学生,给予了足够的耐心和尊重,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我记得那个漂亮、优雅的语言老师卡罗琳在给我们上写作课的时候,出了一些写作练习,非常花时间,当我们感到为难时,她却说,“这样的东西,给我们本地人做也得一个小时,所以你们要记住,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容易的,必须得有耐心,坚持。”毫无疑问,学语言还是要靠恒心,靠训练。我们就这样从开始的“聋哑人”,到逐步适应这里的语音语调,一点一点地提高听、说、写的能力。到实习的时候,我已经可以达到听、说自如的水平了,语言的进步使我与当地人的沟通变得方便有效。当然,写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MMU学习、生活的这段日子,广泛的社交也给我们提供了绝佳的英语学习环境。我们几个人在国内都是善于沟通和交流的人,但开始到这里的时候,变成了不善言辞的怯懦者,害怕与外国人一起吃饭,怕冷场。到后来我们已经能够做到轻松自如地与外国朋友聊天谈心,热情地招待外国老师、同学以及实习单位的项目组成员一起聚餐了。

我们通过半年来学习环境的压力和每天课堂上的语言熏陶、“浸泡”,经过在生活中与外国朋友的日常交流,使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自学能力进一步增强

英国的课程学习和项目调研,都是依靠自学。我也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习,更加增强了自己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够以一种独立的、自觉的心态进行自我激励。图书馆和网络成为我最好的自学途径,完成案例展示和论文、还有考试都需要我们平时在课下做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不再仅仅停留于消化老师讲授的内容。尊重的同时大胆批判,是这里的老师反复强调的学术态度。鼓励我们在自学中独立的思考和创新,在这里尊重任何人的任何想法,只要你能拿出你的论据来。我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更能沉下心来思考问题,独立的思维方式得到进一步锻炼,使我更加成熟、自信,自学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三)意志品质得到锻炼提高

英国之行的又一收获是对我意志品质得到锻炼和提高。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想起一句精典名言:“一切,都会过去”。现在的我,内心似乎强大了许多。往往克服困难本身就是一场自己战胜自己的战役,自己怎么想,就会是什么样,相信什么,就是什么。“Everything is possible ,never say never!”,个人的意志和心态非常重要。我深深的体会到:坚持不懈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可以应对人生所有的困难。

想想自已那么害怕的Ruth,揪心的运营管理congestion charge案例展示和提问,三门论文作业,还有期末的闭卷考试,一切都按计划安然渡过了,虽然在这段难熬的过程中,焦虑、不安、恐惧、疲惫、放弃的情绪和想法不断地轮番袭来,但是一旦我的内心坚定起来,却发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的过去了,困难被一个个克服了。

我总记得刘学元老师鼓励过我的一句话:“当你认为自己快断气的时候,也许已经在山顶了”。坚持就是胜利的感觉不是亲身体验,是不会有深刻体会的。

(四)体验了英伦职场实践,感受了英伦文化

MMU的职业顾问告诉我们,对于英国的MBA学生来说,通常最好的职业选择是去银行和咨询公司。非常幸运,我就占了其一。UNIAC,这是一家高智能的专业内审咨询公司,规模不大,却异常的繁忙,代表着英国本土高级金领工作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工作方式和态度。

我要完成的课题是:通过做广泛的员工调查,结合公司内部制度、流程、管理方式等信息来分析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最后要求我以咨询报告的形式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合理化建议,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率。

作为一个MBA国际交流学生,背负着文化差异、中西方管理理论和行为实践的巨大区别等重重困难,为一家高水准的咨询公司做内部HR咨询,真是一件令人尴尬和能力所不及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从哪里入手,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不知道我的加入到底能否给别人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我开始认真思考、摸索,虚心地向项目组的同事们学习、请教,逐渐步入了正确的轨道。由于这家咨询公司采取的弹性工作制,在实习期间项目组就定期召开会议,沟通信息,汇报进展,及时改进和调整进度,做HR的咨询项目最基本的要求是对语言交流的能力和领悟能力,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访谈、反馈,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我从接受实习,调研情况,收集、

分析信息,直到撰写咨询报告,这一路走来,并不很顺利,可以用磕磕撞撞,缓慢爬行来形容。实习前期的我,就象一只胆小的、不那么勤奋的蜗牛,步伐缓慢,对外界反应敏感,行事谨慎,遇到困难就想往壳子里钻。项目一度停滞不前,究其缘由来自于我信心不足,而越不自信,就越难以沟通,如此往复,恶性循环。黄齐海老师作为我们的学术指导,在电话里给我们极大的鼓励,增强了我们的信心,逐渐地,那种紧张和恐惧慢慢消退了,留下来的是自信和勇气。使我的项目进度突飞猛进。在朋友们的鼓励和帮助(特别是武大的同学们的越洋援助)下,经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我完成了HR咨询项目,写出了高质量的咨询报告,项目组对我的个人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的研究成果获得了项目组的高度评价,UNIAC还写了感谢信。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英国本地的这一类型的公司文化有了一些了解和感性的认识,与我接触过的中国企业确实有很大的区别。就说我对UNIAC的整体感受是机制非常灵活,典型的扁平化结构,人员素质很高,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员工满意度很高,企业非常重视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是一家很成功的企业,员工的需求已远远超过了物质层面,在公司员工的停车场内,看到的全是世界顶级的轿车,他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实现自我价值,已经成为他们执着追求的目标。

我对这家公司里与我接触和帮助过我的人,是心存感激和敬佩的。Richard, Sean, Silla ,Emma,他们都是真正的英国金领,优雅的气质、迷人的微笑,耐心而敬业、工作时的专注、效率、和同事之间友好、尊重的合作方式,等等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他们对我这个来自遥远的中国MBA学生显示出的大度、接纳和包容,让我也感到体贴和温暖。

在UNIAC的实习的日子,真是一种特别的、令人难忘的体验。用这段宝贵的实习时间,作为我们在英国交流学习活动的尾声,可以说是为整个交流活动增添了一抹夺目的光彩。我们三个参与了实习的同学时常在一起互相交流所见、所闻、所感时,深感这番体验真可谓充实而有意义。

三、几点体会

(一)教学形式灵活 学习氛围轻松

英国的MBA教学内容和形式灵活,老师和学生平等交流,举止言谈风趣幽默,轻松自由。本地学生放得很开,非常随意,特别是PARTIME MBA,学生的年龄较全职MBA学生要大,且明显有一部分学生是企业中有身份和地位的管理人员,他们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实用,完全是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和学习。老师上课的课件内容也是提纲式的,比较简单。课后的作业需要我们阅读大量的资料才能完成。图书馆是MBA学生最通常的去处。在那里自习、借阅书籍、小组案例讨论,有时课堂上也会突然让学生去图书馆查资料,然后再回教室讨论。顺便提一下,MMU的图书馆像是个“天堂”,我们常去的商学院图书馆和校图书馆,总是那样座无虚席。凭着一张学生ID卡,打印、复印、借还和查阅书籍都是自助服务。还有庞大的电子图书馆系统,简直就是个知识的海洋,在那里我们可以查询和下载所需要的任何信息。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Presentation.市场营销课程和运营管理课程,都要求有Presentation,并在成绩中占较大的比例。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案例分析并回答提问,这些形式和我们在国内学习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评价标准和完成质量的要求很高。Marketing的展示的形式非常灵活,体现出了创新,有访谈式、辩论式,角色扮演、讲述介绍式、互动交流式等等,不让人感觉是在考试,而让人完全沉浸在一种思考、畅想、自由发挥和魅力展示之中。

而运营管理的Presentation风格完全不同,RUTH是个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对待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完全不留情面,给每个人增添了很大的压力。她的案例要求我们做曼彻斯特的城市交通拥堵费收取系统的运营方案。个人作业是完成2500字的论文,小组作业是案例海报展示,由一到两个人主讲,其他人必须回答两个老师的提问,这样做可以引导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必须为小组做出贡献,同时还得对整个小组的任务都要了解和有所掌握。进行正式的展示前还安排了预演,老师也对整个过程全程投入,对每个小组的讨论完成进度实时掌控,正式的海报展示时还提示我们被录了音,展示结束后由小组成员互评分与现场表现得分相结合的评分制对成绩进行反馈。这样的要求和目标的引导下,同学们都很有压力,态度非常认真,效果确实很好,都认为大有收获。

案例展示中,我们中国学生表现出了非常的实力和认真的态度。而外国同学的大胆、自信让我们深受启发。

(二)考试严格

除了Presentation以外,英国的MBA期末考试非常严格、规范、科学、公正,考试形式和过程让人记忆犹新。真没有想到,这里的一个小小的期末考试竟然与国内的MBA入学考试一样规范,答题纸都是一本一本的发,而且座位编排有序,A、B卷按座位号相隔。有一门课竟有三本不同颜色的答题纸。这样的考试对于本地学生来说不是太难,他们早已适应了,考试的答题量很大,相当于要完成一篇两千字的英语论文,时间非常紧张,整整三个小时,一直是想着、写着。在国内的MBA考试远远没有这样的压力。连续三天都是每天三个小时的高强度考试,我的论述答案从第一天的9页纸,到第二天的10页纸,再到第三天的满满的11页纸,论述答案的字数是一天比一天多,到了最后的一天竟有了一点小小的自如。三门考试完毕,令我的大脑好像缺氧了一个星期,压力比ASSIGNMENT有过之而无不及。看来如果真正的努力做一件事情,事情就只有那么难了。

这段经历使我体会到:“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因为收获的必然性蕴含于耕耘之中”。

(三)专业学习与就业的有机结合

MMUBBS设有专门的Placement办公室,专门负责为商学院的学生提供人才供需信息和实习、就业岗位的推荐服务。他们与英国境内的一些知名企业、银行、学校、政府部门合作,将所需要的研究项目、工作岗位和信息提供给MBA以及其它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限于研究生,也包括本科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学习。这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是使校方成为媒介,与用人方保持着紧密联系,互通信息,同时掌握用人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随时为双方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和合理化的咨询建议。

这样的合作模式,无疑推动和拓宽了实习、就业方面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合理配置,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吸取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转化为用之于实践的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这样的合作也帮助用人方在校方的推荐下获得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除此之外,通过双方共同完成一些项目的研究,用人方也从学生那里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帮助。

(四)团队协作的力量大

团队协作的力量给我这次的英伦学习体验以很大帮助,我们七个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和集体的智慧,为我们增强了信心和力量,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同时也让我们这个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受益菲浅。我想有了这种协作精神和团队力量,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在哪里都是会有所作为的。

(五)真实的现代化英伦

1、设施现代化

谈到英国的整体环境和设施,各个城市彰显出不同的魅力。以曼城和伦敦最

具代表性。

曼城的总体感受是宁静、美丽、整洁、自由,自动化程度很高,很多服务都

是自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的设施,图书馆、超市结帐系统、餐厅、交通系统等等,自动化无处不在。除了自动化带给我们的高效和便捷以外,我们也享受到了一流的、专业的服务。

到过伦敦之后,我就明白曼城的宁静并不能代表英国。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伦敦的交通,真可谓是四通八达。伦敦的地铁站和轻轨站非常之大,空间很高,都是历史悠久,车很旧,路也很旧,但是运转非常有序和准时,每个候车厅和自动售票机还有一切交通信息都设计周到,标识清晰,处处细节之处都能让你感受到体贴入微的指引。伦敦的公 上图为:我在地铁站候车

共交通主要有火车、地铁、轻轨、市内巴士、全国高速、有轨电车、的士,几乎是每当你需要的时候都能轻松地在公共场所找到各类的交通地图,就是说只要你细心观察路线的颜色和标识,找到规律,你就能到达任何一个你想去的地方。检票处、候车通道、人行梯,人们行色匆匆,大部分都走快行通道,而且彬彬有礼、快而不乱。初次来伦敦,我刻意还观察了一下交通拥堵的情况,因为运营管理的作业就有这个课题,到哪里都注意观察收费的情况,由于我们坐的多半是地铁和轻轨,且出行时间多半避开了高峰时间,所以并没有感到任何的拥堵。伦敦的一区和二区都是收费区,交通线路密集,光地铁线就有十六条,比曼城要喧闹许多。远没有在曼城那种轻松自在的感觉。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受到方便、快捷、自动化,同时又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歧视,弥漫在潮湿的空气中,那种英国人的优越感和带有盛气凌人的气息无处不在。

2、美丽与环保

谈到英伦之行感受到的美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伦敦、北部的约克、剑桥、湖区,海港渡假村普斯茅斯,最大的震憾是去了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而是因为那是我们完成了三篇论文后的狂欢与放松。

与繁杂的伦敦和宁静的曼城相比,爱丁堡的美景独领风骚。夜色中,透过薄薄的迷雾,幽幽古堡随处可见。山、水、 上图为:剑桥大学内的合影

桥、灯塔和各式的古堡占据着整座城市,鸣叫着的海鸟在天上自由地盘旋,让人心旷神怡。酒吧彻夜地经营着,人流和车流量不大,很安静。这里的房子,无论是酒店、商业机构还是住宅,传统的建筑风格保存得极好,每个十字路口都有一座雕像,随处可见一个个小小的广场,城市的城墙、街道全是一块块海边的石头彻成的。市民们都很重视环保,在湖边,我看到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在沙滩上随手捡起废弃的塑料袋,并扔进垃圾箱……

我们有幸参加了一个非营利组织的FREE WALK TOUR,免费带旅行者进行三个小时的步行观光。导游是个自愿者,是个在读的博士,富有激情的一路讲解,带着十足的自豪宣传着爱丁堡的人文、历史。我们都被这种形式下的激情、自豪所感染了,这就是他们西方人的行事风格。

在爱丁堡中心公园的空地上,随处可见人们在喂鸽子,喂小松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共同享受着这浪漫的、生态和谐之美……。

3、追求享乐的文化

我们去过的任何地方,都强烈的感受到了西方的那种追求享乐的文化。湖区

的自然生态和谐之美;约克郡与剑桥的小镇城中学府之美;普斯茅斯的闲情逸致之美;利物浦的运动活力之美……特别是我们参观完了曼联的主场,让我们感受了一场视觉盛宴。这里的一切都深深渗透出一种特有的文化,背后散发出那种人们对享受近乎于痴迷的追求。

4、礼仪优雅但人情淡漠

英国人很优雅、讲礼貌,其文明程度真是令人叹服。任何场所,我很难听到英国人的大声喧哗,他们总是很优雅的小声交谈;车站、商场、超市、,甚至是洗手间,人们都是秩序井然;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为你提供了服务,总会主动地对你说thank you。在英国我们也深受感染,“Excuse me!”“sorry”“please”等这些话语随时也都挂在了我的嘴边,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英国的公交车设计十分人性化。在双层巴士的底层有专门为老、幼、病、残、

孕以及带小孩的父、母们准备的座位。车上座位旁边都有一个停车按钮,你只要按一下,司机就知道有人要下车了。车子的上下两层都装有摄像头,当你从二楼下来下车时,司机会看着摄像头耐心等待。司机也能通过摄像头观察车内情况,尤其是制止吸烟现象。巴士上都有免费报纸提供,英国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读报习惯。每辆巴士上都有这样的标志,“Pick me up! I’m free”。乘客们上车第一件事便是随手拿起报盒里的报纸,在座位上认真翻阅,极少有人大声讲话。下车时都会礼貌的说声“Cheers”,“Thanks”!乘巴士购车票也靠自觉,有一次我们没有零钞,司机也让我们上车了,还微笑着说没有关系,让我们回程时再购买。这一切都给我留下文明、礼貌、诚信的印象。

这短短半年时间,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这里,每个英国人都是独立的,他们对待人和事都特别理性。玩笑归玩笑,如果你实力不行,不够努力,没有人会帮你,只有靠自已。人与人之间是彬彬有礼的,但却是冷漠的,让你产生距离感。比较中国的哥们义气这类的东西,这里很难找到。在我们这些到他们的国家来学习的中国学生面前,本地学生总是自毫地说着自己的母语,随时都互相调侃着,骨子里透着优越。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了解中国,只知道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而且也知之甚少,对中国印象最深刻就是美食、功夫。我们真的需要让他们更多的了解日益强大的中国。

回程之前,漫步在曼城的市中心广场、通往学校的街道上,真有些流连忘返。世界真的很小,而文化的差异却很难愈越。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信息共享、通信发达、思维开放,距离已不再遥远,人们可以到任何想去地方,没有局限。我想,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将逐渐取代文化间的冲突,世界将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通过这次的英伦之行,我深深感受到中国在海外的形象和地位日益提高,相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富强。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通过半年多的英伦体验让我有些深刻的感受,对武大MBA国际交流项目和MBA教学也有些思考和初浅的感悟,作为一个即将毕业走向职场的MBA毕业生,现提出几点不太成熟的思考和建议,仅供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参考。

(一)关于武大MBA国际交流项目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交流,合作办学

我们感觉参加这次国际交流学习项目收获很大,为学生扩大视野,提升水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使武大MBA的海外声誉和国际影响更加提高。所以,国际交流项目是我院MBA走向世界,提升办学竞争力的一件好事。这次的尝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我想:武汉大学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MBA办学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交流项目,为学生、教师走向世界搭建更好的桥梁。

2、语言的准备要加强

在异域他乡学习,语言交流是必备的条件。我们在英国经受的语言折磨,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国内必须加强语言能力的准备,加强集训,提高口语、听力、写作的水平,以缩短在国外的适应期。

3、加强项目管理

这次国际交流学习项目院领导和老师们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但我们感觉如果在项目的组织管理上更加规范和细化,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关于武大MBA教育的几点思考

1、强调自学,严格要求

比较我在英国和武大的MBA学习,我感觉在武大感受到的学习压力远没有在MMU学习时的压力大。英国的MBA教育非常强调自学,在自学的前提下,视课程为一个项目,有明确的目标,同时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控制方法作为保障,执行过程中不断施加压力,有了这样的目标和管理,引导学生拿出高质量的学习成果,通过不断的、渐进的施加压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一个案例做下来,收获和效果非常明显。

2、提高服务意识,注重反馈

MMU的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能切身感受到他们真正把学生当

成自己的客户一样对待,提供了专业、周到的服务。课程学习、参观、实习、住宿等等,细心、周到的服务无处不在。Presentation后的小组成员互评分,老师评分,预演时的老师点评和实时反馈,要求我们提交的问卷,等等都体现出他们注重反馈,力求不断改进、修正和完善。有意义的服务反馈不在形式,而在是否真正利用和重视这些反馈帮助自我完善。

3、加强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的结合

MBA的案例教学中,英国从案例的选取都十分注重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紧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广泛的沟通信息,培养更多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MBA国际交流学习结束了,我感谢我的母校,感谢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在我今后的人生旅途上,我将不懈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馈母校,回馈社会。衷心祝愿国际交流项目越办越好!衷心祝愿武汉大学的明天更加辉煌。